“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践多年的我们做错了,还是做对了?

2023-08-25 11:50:44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0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正方观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是一种不友善哲学

丨妮娜·鲍威尔、瑞贝卡·瓦尼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1、将学习责任交到学生手中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或“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是指将学生而非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基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来规划学习内容、方法、节奏和评估方式,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变为主动的知识发现者。这种教育模式聚焦于学生的责任和需求,强调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以使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兴起于19—20世纪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先驱人物包括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苏联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等西方学者。该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在直接的知识传播过程中通过被动吸收信息来获得和理解知识的,而是通过经验和社会互动,将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相融合,进而理解和建构知识的。

在鲍威尔和瓦尼克看来,“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基本宗旨有利于建立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营造更加包容、民主的学习环境。而根据学生各自偏好和需要来设计课程,也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目标的达成。当个人追求与教育目标一致时,学习者拥有实现长期发展、充分履行公民义务的最佳机会。

同时,得益于科技进步,更加先进和多样的学习工具不断面世,学生获得了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更多方式。因此,在高等教育领域,“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越来越多地被当作“黄金标准”。然而,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乃至市场化的今天,这一理念经常被不当应用,不仅影响教育质量,也伤害学生的自身利益和教育的社会价值。

2、学生满意不等于教育成功

随着教学的焦点转移至学生,学生满意度被普遍视为教育成功的重要指标,一些高校甚至不再努力试图告诉学生什么对他们有益,而是要求教师尽量配合学生,甚至出现以下情况:如果学生觉得考试压力大,学校减少考试;学生不喜欢阅读,学校选择难度较低、篇幅较短的阅读材料;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学校将课堂教学分成小段并以放松性的活动穿插其中;学生喜欢网络多媒体内容,教师在授课时多使用社交媒体和交互式创意内容;有些学生不喜欢在课堂上发言,教师为他们提供无需讲话的其他参与方式;学生难以接受严肃的批评,教师使用温暖的语言正面反馈等。

鲍威尔和瓦尼克表示,积极回应学生的诉求、贴近学生的喜好,出发点是好的,但学生的满意度与实现教育目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一味给予学生即时满足、照顾他们当下的感受,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其实是在否认学生的成长潜力,而高等教育应有的效果是让学生在毕业时比入校时更优秀。

在扭曲的“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模式下,教师被持续施加激励学生的压力,学生自身却缺乏学习动机。这是因为他们只需机械完成大量简单明确的任务,不必思考自己究竟在做什么又学到了什么,也就无法产生学习知识或完成目标后的真切成就感和满足感。教师不提出批判性意见,学生就得不到改进所需的必要指导,只能停留在原有水平无法提高。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对学习者的赋能应体现在激发自我效能、锻炼自我调节能力上,而非给他们过高的预期,进而让学生认为他人理应关注并满足自己的需求、替自己解决问题。这剥夺了学生的个人能动性,且一旦预期落空,学生很容易出现受害者心态,变得更加被动。

离开学校后,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高等教育应让学生迎接挑战,以锻炼应对未来挑战所需的心智能力和品格。这种改造性的教育经历,将为他们日后改善自身处境、追求自己渴望的生活打下必要基础。学生有权利要求自己的期待被严肃对待,并让自己被视为有能力、有决心克服困难的学习者。

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等同于不给学生布置任何有难度的学习任务,其实是一种不妥当的行为,相当于认为学生没有能力接受一种在智力和情感上具有挑战性的高水准教育。

3、教育应为学生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鲍威尔和瓦尼克谈到,如今,有些学生仅因教师质疑他们的观点、修正他们的错误,就感觉自己被冒犯。这是对教育民主化的误解。“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注重包容和平等,反对特权,但这不意味着学习者和教育者毫无分别。学生需要尊重知识积累和掌握知识的人,教育、引导并不会必然通向权力滥用。

生活中总会存在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情况,但这不一定表明发生了不公正之事。同理,将主观见解与客观事实、已确立的理论置于同等地位是不妥的。推动学生突破自己的狭隘观念是一种旨在促进批判性思维的智力训练,不代表对学生的人身攻击。诚然,学生应被赋予提出不同意见或反对意见的权利,应被鼓励独立自主思考,但学生也应知道,教师拥有更丰富学识和阅历,可能比自己懂得更多,自己的想法未必正确。

另外,在高等教育普及率越来越高的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有时并不能够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育”重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天资和潜能,这常被冠以“为个性赋权”的美名。然而,现今高等教育是一种群体性活动,若非聘请私人教师,一个课堂上的学生数量可能是两位数甚至三位数。随着教育普及,教师学生比趋于降低而非升高,依据每名学生的需求和爱好来“定制”课程及评估手段不切实际。

而且,这样做不利于培养学生与周围世界建立连接的健康心态。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为毕业后的生活做准备,他们必须认识到独一无二的个体是处在更大的集体环境中的,这要求个人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个人。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不应被解读为迎合学生、无条件赞美学生、设法避免被学生抱怨。严肃对待学生,要求教师真诚地指明学生的局限性以帮助他们进步,教会学生如何就争议性话题开展恰当有效的讨论、如何与观点不同者打交道、如何面对他人的质疑和反驳。作为社会成员,人们需要明白集体目标有时优先于个人目标,自己独有的视角未必总能得到他人的支持。学生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在以后的人生中恐将无所适从。

自我膨胀、过度高估自身价值和重要性的“自恋型人格”会遭到他人的负面评价,对社会整体而言也是一种损失。假设一群劳动者进入职场前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没有接受过批评指正,他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否让人放心?

4、让“以学生为中心教育”回归正轨

鲍威尔和瓦尼克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新员工不愿从事入门工作、将一切负面反馈看作对自己的侮辱、希望晋升却不愿勤奋工作等现象越发常见,部分原因是高等教育没有教会学生自我激励、弥补缺陷、正视失败、树立成长型思维和通过辛勤付出换取长期回报的价值观。

高等教育的工具化和商业化趋势,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被误用的另一个原因。当学生的行为和态度与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相悖时,调转方向的责任更多地落在教育者身上。大部分高校教师既拥有自己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也拥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显然比学生更加了解什么样的授课和考试方式效果更佳。

鲍威尔和瓦尼克表示,尽管不同高校的情况各异,但从她们的经验来看,不恰当的“以学生为中心教育”广泛存在于多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领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应予批判的不是这一理念本身,而是对它的错误理解和运用。“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人们不能因此指望尚未接受过完备教育的学习者准确地知道自己需要学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学。

同样,应该承认并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但它不是至高无上、无懈可击的。人若想朝正向变化,实现真正的成长,积极反思和自我批评不可或缺。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获取高质量教育的权利,帮助他们发挥潜能成为更完善的人。相反,否定学生的潜力,剥夺他们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机会,才是真正不友善乃至残酷的做法。

02

反方观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需要纠偏?不,是没到位

丨郭英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最近,一篇题为《纠正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误解》的文章在网络流传。该文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两位高级讲师瓦尼克和鲍威尔近日发表在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上的文章为基础,采访了这两位专家,对他们的观点做了总结和进一步阐发。由于其论点鲜明——要纠正“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观的偏差,因而在教育界内外引发了广泛关注。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观出了偏差?

依据两位作者发表的文章以及他们所接受的采访,可以看到其主要观点如下。

首先,“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观初衷虽好,但实践中常演变为将“学生满意度”置于教育目标之上,从而使学生无法获得高等教育所应提供的丰富学习经历。其次,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这一理念被不当利用,不仅影响教育质量,也会伤害学生自身的利益和教育的社会价值。

再次,“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观往往会转化为“以学生的满意度为中心”,从而形成一种扭曲的教育模式,学生缺乏学习动机,难以接受批评,教师无条件表扬学生,导致学生无论是心智还是品格,都无法应对未来的挑战。

最后,呼吁“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观回归正轨,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该文发表后,不少高校教师对此表示认同。

应该说,上述观点有其现实来源,所讨论问题也很有意义,但我以为,从开始就认为“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观已经演变为“以学生的满意度为中心”显然有失偏颇,也有以偏概全之嫌,由此提出要纠正偏差,实际上反倒加剧了人们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观可能产生的误解。

在现实中,如果仅“以学生满意度为中心”,那仿佛只与教育评估与教学评估有关。但事实上,“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观有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从理论到实践早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何谓“以学生为中心” 

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也被称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主要指将教学重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旨在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授人以渔”的方法中,将学习路径的责任交给学生,并侧重于能够实现终身学习的现实需求并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该方法有这样几个特点。

首先,理论依据。作为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生发而来的学习理论,它强调学习者要起到在新信息和先前经验中构建意义的关键作用。像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让·皮亚杰等的理论,为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提供了依据。

其次,重心转移。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将学生兴趣放在首位,承认学生的声音是学习体验的核心。这与“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的传统教育形成鲜明对比,因为传统教育将教师定位为“主动”角色,而学生则扮演“被动”的接受角色。

第三,强调责任。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的中心,但要求学生遵循自己的学习节奏成为积极、负责任的参与者,鼓励主动学习,而不是放任自流。

第四,承认差异。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承认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注重并强调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由此,教师不再是班级学习的促进者,而是每个学生个人学习的促进者。

最后,形成性评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涉及更多形成性评估,而非总结性评估。所谓形成性评估,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问题的评估,在获得教学过程中的连续反馈后,为随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参与到对其学习的评价之中。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以及如何展示他们的学习,包括学生自我评价,我想正是这个原因及其在实践中的问题泛滥,导致上述学者撰文对这种教学方法提出了批评。

2、高校的“以学生为中心”

若要深入讨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应该把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分开来谈。在中小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应该说已被广泛接受,并被认定为提高学生参与度和成绩的一种方式。

在高等教育中,一般的说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已被证明是有效的。在我看来,这种学习模式在高校有三个特点。

第一,它首先被认为是高校的一种文化,或者说是一种教学管理的心态。这也是我们近年来总能听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因。从这个角度说,“以学生为中心”也在高校被普遍接受了。

第二,作为一种有建构主义理论支持的学习方法,它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旨在促进教师与学生交流、学习。

第三,它强调要认真对待学生作为学习参与者的诉求,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以及反省自我和批评性思维的能力。

是否真的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

在我看来,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出了偏差,而是是否能做到位。在现实中,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听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和“以学生为中心”,但这不只是一种理念,想要实施并真正做到,有诸多因素需要考虑。

首先是便利性与有效性。现行的高等教育组织结构与布局大都是从便利性上考虑的。但若以学生为中心,无论是学习环境、上课时间、学业进展等,都需要从学生的有效性上去考虑。以学习环境为例,大多数教室布局的一排排课桌,可能就无法适用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当我们要为此作出改变时,就必须基于每个学生的需求,而不一定是让教师以及管理者感到方便。

其次是整体化与个体化。在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中,教师需要和学生共同制订最适合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计划。由于学生学习方式不同,只有学生的学习计划或途径有所不同才有意义。为此,教师应帮助创建适合每个学生学习需求的个性化环境。但我们都知道,真正做到这一点的难度很大,在当今的任何一所高校,要在同一门课程、同一个教室里呈现不同的学习计划或学习途径都有极大的挑战性。

最后是过程与监控。以学生为中心,预示着建构适应学生个人需求的学习环境,提高其学习兴趣,内化其学习价值,还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形式的不同选项,并挖掘他们学习的内在价值和相关性。在这其中,学生的学业进步是关键所在。换句话说,基于能力的进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的核心。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与学生交流,并对其学习过程进行持续监控,然后根据其变化调整,甚至是“重构”学生的学习体验。

事实上,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事关一所大学的全局,包括课程、人员配备、财务、技术、设施、时间表等,各方面都要真正专注于学生的期望与对学习的效果,同时考虑每个学生的差异。

3、从“讲台上的圣人”到“身边的向导” 

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教师,无疑具有权威性,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下教师的定位决定的。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专家,讲台下的学生更像是知识的容器。

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中,教师仍然是课堂上的权威人物,但随着学生在学习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教师的角色开始转换,更多地扮演教练或促进者的角色。

上文中提到,在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的批评中,一些高校不再努力告诉学生,什么对他们有益,而是要求教师尽量配合学生,甚至出现以下情况——学生觉得考试压力大,学校就减少考试;学生不喜欢阅读,学校就选择难度低、篇幅较短的阅读材料;学生喜欢网络多媒体内容,教师在授课时就多使用社交媒体和交互式创意内容;学生难以接受严肃的批评,教师就使用温暖的语言正面反馈……

根据我个人的教学经验,上述现象在一些高校确实存在,但大都是在特定时期(如疫情防控时期学生被封闭在校园中),学生才会有这样特殊的“待遇”,并不具有普遍性。

即便如此,出现上述情形也是不应该的。但同时我还想说,时代不同,学生面临的世界不同,大家的身心健康、素养品格不同,各人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因此,在帮助学生应对各种压力时,如果学生已经身心疲惫,即便做错了,教师也应该以更温柔的方式加以批评和引导,这属于正常且更加个性化的育人方式,不能将此归咎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结果。

总之,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不仅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其更多的是颠覆传统教育、传统课堂和传统思维方式。尽管该教学模式挑战了教师权威,但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再对学生产生影响。实际上,我们依旧能看到很多学生讲述自己深受任课教师影响并因此改变自己的实例与事迹。

来源:新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科学报、高校教学创新100人

标签:

今日热门
More
生意
返回顶部